清早期老補釘燈掛椅
產地山東,椅子打上的老補釘饒富趣味。左後腿上截有裂,福利品。
此類燈掛椅一般為四個或者更多,年份都很早。
落堂起線,古代許多家具落堂為細藤軟屜,北方缺少編織物料因此做了木面,在四周起線仿造軟屜的造型。
清早期會沿用明代的朱紅漆,但椅腳發紅的漆面應屬大漆類,不排除為後人翻新。
燈掛椅歷史悠久,在五代時期已出現,是明代最為普及的椅子樣式,可說是明代家具的代表作。
燈掛椅是靠背椅的一種款式,其搭腦兩端挑出,因其造型似南方掛在灶壁上用以承托燈盞的竹製燈掛而得名。
燈掛椅的造型挺拔向上,簡潔清秀,以圓腿居多,座面下大都用牙條或券口予以裝飾,
四邊的棖子有單棖有雙棖,有的用“步步高”式(即前棖低,兩側棖次之,後棖最高),落地棖下一般都用牙條,
兩後腿有側腳和收分,除可增加受力,也讓整體線條更為挺拔明快(清中期後家具少見使用)。
坐面寬 52公分
坐面深 41.5公分
坐面高 54公分
總高度 115公分
搭腦寬 57公分
**專車運送,運費依區域另計
*老件古董皆有歲月的痕跡,不接受退換貨,歡迎預約參觀
*可提供租借服務,請私訊詢問